購買家具成為不少市民的生活大事。不過,在買家具的過程中,日益關注健康的人們常常為如何購買到健康的家具而頭痛不已。日前,在一家證券公司工作的黃小姐很苦惱,因為她新買了一些家具,卻不知道如何確定家具是否含有有害物質,她特地來電咨詢筆者。針對黃小姐的苦惱,筆者就此咨詢了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部門的專家。
據從事室內環(huán)境及建筑裝修材料檢驗工作多年的工程師謝錫滿介紹,由于家具與其他裝修材料不一樣,檢測家具有害物質含量尚無比較直觀的鑒定方法,專業(yè)鑒定要按一定比例在家具各部位取樣,再用水吸收揮發(fā)物進行測定。這種方法,必然要破壞家具,并且目前家具檢測的價格也比較高,以檢測一件木質家具為例,檢測費大概在1000~1200元左右,和重買一件家具的價格差不多,所以很少有消費者對所購買的家具進行檢測。不過,謝錫滿提醒消費者,即使目前市場關于家具有毒有害的消息不多,但消費者也應提高警惕,做好防范工作。
家具有害物質檢驗三大難點
謝錫滿說,除了操作性難外,在家具有害物質檢驗上還存在幾大難點。
首先,就檢驗標準而言,在國家出臺的針對室內裝飾裝修材料的10個標準中,適用于家具的只有兩項,一是人造板及其制品的有害物質限量,另一個是木質家具中有害物質的限量,而針對皮制家具、布藝家具等,特別是布藝沙發(fā)、皮沙發(fā)中的填充物多以海綿為主,存在苯、聚乙烯等有害物質超標問題,卻沒有一個針對性很強的標準能適用。
其次,在家具有害物質限量中,也只有甲醛、重金屬的限量標準,而沒有針對其他有害物質,如苯乙烯、氯乙烯、TDI等沒有一個限量標準,而這類物質主要存在于油漆、皮革當中,對人的神經系統(tǒng)有影響,并且由于釋放速度緩慢,是日后的主要污染源,這也給家具檢測帶來一定難度。
再次,就算家具單體檢測合格,也不能代表家具放在一起后,室內空氣是合格的,因為家具釋放的有害物質在一定范圍內的累加,會使空氣中該物質的含量增加,從而導致超標
切記加強自我保護
對此,謝錫滿認為,一方面國家2004年出臺的《消費品使用說明》(第6部分家具)國家強制性標準規(guī)定,在出售時必須具備使用說明,標明甲醛等有害物質的釋放量,可以從源頭上控制有害物質的含量,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。同時,消費者自己也應加強對自我的保護,如購買的家具,特別是床墊、床板時一定要拆封檢查,如果能明顯聞到刺激性氣味,要趕快調換;不要在家中擺放過多的木家具;用專門的蠟制品給家具中沒有封邊的板材封邊,給皮沙發(fā)打蠟,阻止有害氣體的釋放等,其中最基礎的是要保持室內空間的通風換氣。
查看更多資訊>>延伸閱讀
歡迎投稿: 如果您對房地產行業(yè)有自己的見解,或您在買房、看房過程中有什么心得體會,又或您在貸款、收房、裝修中有什么經驗想和廣大網友分享,歡迎您給我們投稿。稿件一經采用我們會有精美小禮物相贈,以表謝意。來稿請發(fā)至郵箱:pdshouse@163.com 另請在稿件中注明您的姓名和聯系電話,以方便我們和您取得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