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人在結婚時也和很多身邊的朋友一樣買不起房,可簡單的婚禮也足以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。事實上,與其為了婚房而承擔巨大壓力,不如結婚以后通過雙方的努力,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來實現自己的購房理想。
四,房產是最佳投資工具。
這樣的觀點在房產市場火爆時期是成立的,當時也有一部份人因投資房產而獲得較為豐厚的回報(事實上,這樣的行為不是投資,其實質是投機),可在房產泡沫漸趨嚴重、政府調控漸趨加重的今天是極不現實的,因為,目前的房價已處極端高位,此時介入的風險是非常大的。
房屋的功能應主要體現在居住上,其本質應該是消費品,和汽車、電器、通訊工具等沒什么不同,如果說其在投資方面的價值顯現,只能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才得以成立。事實上,任何一件商品在特定時期都可以作為投資的工具,如:物資供應緊缺時期的糧、油、電器等生活用品;球票、演出票、車票等相對較為緊張的各類票證。這些商品在特定時期是可以用來獲利的,是可以作為投資工具的,可從長期來看,稱其為最佳投資工具是極不合理的。
五,房屋能保值、增值。
在前一階段,本人參加了一個論壇,與會中一位房產業(yè)界人士說,現在買房須提保值觀念,其觀點是買房能實現保值、增值。對于這樣的論調,本人未予辯駁,因其人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,不能說其無知,只能說其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說出違心的話而已。與其異曲同工的觀點是任志強先生說房價將持續(xù)上漲的論調,其實,任先生比誰都更清楚房價必將下跌,只是他不能同時也不愿說出來而已。這一點,王石倒是令人尊敬的,因為他能客觀說出樓市泡沫必破的事實。
房屋真能保值、增值嗎?誠然,在特定條件下,特定區(qū)域的房屋是能夠保值、增值的,可將此泛化,稱所有的房屋都具有保值、增值功能的觀點是極不正確的。因為,短期來看,在目前的市場態(tài)勢下,購買房屋不僅不能保值、增值的目的,反而會因房價的下跌而使資產縮水;長期來看,隨著房產市場競爭的加劇、市場供應的加大,房產市場必將回歸理性,房價也將會隨供求關系的轉變而有漲有跌,像前幾年那樣房產投機可以獲取暴利是極不可能的。
為什么都想買房子? 老百姓買房的八大誤區(qū)
六,別人買了,我也得買。
老百姓在消費時往往存在從眾心理,在前期的房產火爆時期這樣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部份人。盲從者不會理性分析自己的購買能力,有條件要買房,沒條件創(chuàng)造條件也要買房,這樣的觀念害了很多人,而理性的消費者是不會去跟風盲從的。
七,現在不買,以后會更貴。
可以毫不夸張地說,在前幾年房價的失控狀態(tài)下媒體是起推波助瀾作用的。當老百姓每天所看到的新聞資訊都是房價要大漲,現在不買,以后會更貴時,這些信息會令本身就處在非理性消費狀態(tài)下的老百姓更加變得沖動。在目前房價處在極端高位的市場狀況下“現在不買,以后會更貴”的論調是不成立的。
八,租房不如買房。
一直以來,很多人都認為,租房不如買房,開發(fā)商在銷售時也極力向消費者灌輸這樣的觀點。很多人也正是相信了這樣的觀點而投入買房行列的。
那么,買房和租房究竟哪種行為更合算理呢?我們從理性投資角度做一下比較:用按揭買房每期等額的資金用來租房,多余的資金投資于股市,比較20年后的資產總額。買房方案為,假如總額為100萬的房子,首付三成,住房貸款利率為6.12%,分期20年按揭,月供則為5063.6元,買房稅費及裝修20萬,預期房價20年年均上漲6.6%(05年全國平均房間上漲率),房屋老化及折舊2%;20年按揭付完后總資產(即房產價值)為282.02萬元。租房方案的投資及收益如下:月租金3000元,月租金與月供的差額為2063.6元,初期30萬首付、稅費和裝修費、月供差額投資于股市,預期年收益率為9%(美國近20年標普收益率為11.9%),20年后總資產(股票市值)為394.03萬元。租房比買房在20年后的資產多112.01萬元!
當然,每個人在選擇自己的房屋消費方式時,必須遵循的原則是量力而行。還是那句話,打腫臉充胖子是萬萬要不得的。
查看更多資訊>>延伸閱讀
歡迎投稿: 如果您對房地產行業(yè)有自己的見解,或您在買房、看房過程中有什么心得體會,又或您在貸款、收房、裝修中有什么經驗想和廣大網友分享,歡迎您給我們投稿。稿件一經采用我們會有精美小禮物相贈,以表謝意。來稿請發(fā)至郵箱:pdshouse@163.com 另請在稿件中注明您的姓名和聯系電話,以方便我們和您取得聯系。